经渠主刺疟寒热,胸背拘急胀满坚,喉痹咳逆气数欠,呕吐心疼亦可痊。【注】[1]胸者,缺盆下腹之上,有骨之处也;膺者,胸前两旁高处也, 一名曰臆,胸骨肉也俗名胸膛。
其证初起寒热往来,有红晕兼有热也,宜服荆防败毒散;皮色不变者,服万灵丹。 自神庭至头维,各开四寸半。
[5]万灵膏:见囟骨伤 [6]海桐皮汤:见两颧骨伤[1]□骨,即膝下踝上之小腿骨,俗名□胫骨者也。针三分,留七呼,灸三壮。
[7]其别支从颊上颌抵鼻,至目内眦,以交于足太阳经。子户能刺衣不下,更治子死在腹中,穴在关元右二寸,下针一寸立时生。
条文:混睛初起白睛混,渐生赤脉遮瞳睛,或混白膜漫珠上,白忌苔光赤散红, 先痒后疼隐涩泪,肝藏毒风□洗通,后服地黄生熟生,蒺藜当归甘草通, 黄连木贼乌犀角,羌活元参军谷精。[5]从颔厌后行耳前曲角上,两太阳之中,悬颅穴也。
针一寸,留十呼,灸三壮。[3]宜从春向东,夏向南,秋向西,冬向北,四土旺月向四维, 以迎生气,本乎天理,顺其自然为是也。